招商银行日前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回答了股东提问。王良说,招商银行在今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四化”转型:一是加快国际化发展,让业务结构更加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求,避免简单依赖利率较低的单一国内市场;二是加快综合化发展,通过综合化经营,使收入来源更加多元;三是加快差异化发展,避免银行业同质竞争,要打造特色化优势;四是加快数智化转型,利用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防范好风险,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取得更好效果。通过这些措施,让招商银行能穿越低利率的环境和周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在2025陆家嘴论坛这一汇聚全球金融智慧的舞台上,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为忠围绕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发展发表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为加强沪港金融协作、推动我国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近日,在恒丰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科发集团”)成功发行深圳市国企交易所市场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3亿元,发行期限为“3+2”年,票面利率低至1.85%,创全国同评级、同期限科创债券发行利率新低。
金透社4月24日 | 4月24日,兴业银行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债券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300亿元,票面利率2.09%。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主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对夯实兴业银行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抵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月22日,中信银行公告,本行于2025年2月20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芦苇先生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的议案》。近日,本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芦苇中信银行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芦苇本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芦苇自2025年4月21日起正式就任本行行长。
在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银行业正以创新实践重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四家机构通过差异化布局,分别在小微企业融资、消费金融、绿色经济、跨境服务等领域形成突破,展现出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与政策响应中的先锋作用。
4月14日,兴业银行公告称,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兴业银行于2025年4月14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总额为300亿元。
在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恒丰银行、中信银行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金融 “五篇大文章” 为指引,通过系统性战略布局和金融创新,展现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的硬核力量。从绿色金融到科技赋能,从普惠服务到民营经济支持,各家银行以差异化的路径构建起覆盖国家战略、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金融服务矩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银行业的动态版图中,人事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备受各界瞩目。近期,浙商银行、平安银行与宜宾银行的一系列人事调整,成为金融领域热议的焦点话题。
3月28日,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兴业银行计划每股分红1.06元,分红金额总计220.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17%,首次突破30%,连续16年上升。
王超明的离职,或是浙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 “成人礼”。当科技投入遭遇产出瓶颈,当战略愿景遭遇执行困境,人事调整只是表象,深层需要的是治理体系的重构、科技文化的重塑,以及战略定力的坚守。这场人事震荡不应成为终点,而应成为该行从 “科技投入” 向 “科技产出” 转型的起点。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股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影响上市公司发展与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近期,浙商银行再遭股东减持,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背后所反映出的银行经营状况、市场预期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